5
月
12
日上午,由中國紅樓夢學會、游艇会官方线路app《紅樓夢》課程組和社科處舉辦的“《紅樓夢》與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第二講在游艇会最新网站科學會堂二層舉行。此次講座邀請了中國紅樓夢學會顧問胡文彬研究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孫偉科教授來作主講嘉賓,《紅樓夢》課題組李奎副教授主持。
胡文彬以“紅樓一覺千年夢”為主題,系統闡釋了他在讀《紅樓夢》時的幾點體會。他首先解釋分析了用感嘆號、問號及省略號來形容這部小說最為合適的原因,引導同學們帶著這三個標點符號所對應的心情去閱讀文本。接著,胡文彬運用自己掌握的專業歷史知識,向同學們介紹了“歷史周期律”這一概念,用客觀存在的規律性來解釋賈府興起與沒落發生的必然性。最后,他在談到《紅樓夢》的結構時,以詩圣杜甫《四喜詩》為例,說明并詳解了小說中與人生大喜事契合度較高的四個故事情節。
孫偉科從《紅樓夢》的傳奇性講起,對各大紅學家的一些觀點進行了對比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即研究紅樓要堅持文學本位,回歸文本閱讀。除此之外,孫偉科還對林黛玉這一人物形象進行了深入剖析。他認為,作者曹雪芹和黛玉之間有著相似的經歷,因此有更多的感情共鳴;黛玉本身“生于情,忠于情,困于情,死于情”的崇高性情,為yth206游艇会路线呈現出了一首比歷史還真實的詩。
互動環節中,同學們踴躍提問。兩位主講嘉賓熟練運用自身專業知識,聯系現實,認真地回答了同學們的問題。本次講座,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幫助熱愛紅學和傳統文化的同學理解經典的目的,激發了大家研讀和品味《紅樓夢》的積極性,同時也對我院師生進行紅學研究提供了很大幫助。
(文/焦晶、安李蓉)